2025年8月1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六章三十四、三十五条明确提到,政务数据需求部门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止政务数据被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这一条明确需确保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通信主体可信性。而国密SSL证书凭借其自主可控的加密算法与身份认证技术,成为保障政务数据在传输、共享、使用全流程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条例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国密SSL证书:数据安全的“防火墙”
在这样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国密SSL证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保障政务数据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条例》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01自主可控的加密算法,筑牢安全基石
国密SSL证书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SM2/SM3/SM4算法,这些算法具有高度的自主可控性,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SM2非对称加密算法采用256位密钥,其安全强度等效于RSA 3072位,但密钥更短、计算更快,能够有效抵御量子计算等未来可能出现的攻击手段,为政务数据提供长期可靠的安全保障。
02严格的身份认证,确保通信主体可信
国密SSL证书不仅对数据进行加密,还具备严格的身份认证功能。在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通过数字证书对政务网站或服务端进行身份验证,浏览器会显示绿色地址栏或锁形图标,让用户一眼就能识别出官方真身,有效防止“钓鱼网站”的攻击。
03合规适配,满足政策要求
国密SSL证书直接对接《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以及《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使用国密SSL证书可以避免因采用国际算法而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同时,它符合等保2.0、密评等标准对“国产密码应用”的硬性要求,能够帮助政务系统轻松通过安全测评,为政务数据共享提供合规保障。
国密SSL证书:数据安全的“防火墙”
兼顾国密算法合规性要求和全球通用性需求,RSA+SM2双算法SSL证书模式使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信。
数安时代推出双证书、双算法模式,自适应兼容国密浏览器和其他浏览器,兼顾国密合规性和全球通用性。在两张不同算法的SSL证书加持下,可根据客户端环境智能识别、自动协商并匹配适用算法,实现国密算法与国际算法的无缝切换,满足不同场景、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应用。
同时为用户提供全球信任的RSA 算法SSL证书和国密SM2 SSL证书,分别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密标准。
在HTTPS前置机上同时部署数安时代国密双证书,服务器软件自动识别浏览器。当用户使用国密浏览器访问时,采用国密算法SM2加密;使用其他不支持国密的浏览器访问时,则自动采用RSA算法加密,自适应兼容所有浏览器,有效解决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密码技术是保障我国网络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我国非常重视国产密码算法的推广应用,已经明确要求在金融银行、电子政务、教育、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进行国产密码算法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