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篇技术文档及微软、Linux社区等权威来源的信息,以下设备或场景明确需要安装驱动签名证书:
一、Windows系统设备(强制要求)
所有64位Windows版本
Windows Vista及更高版本(包括Windows 7/8/10/11、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更高版本):
内核模式驱动(如显卡、网卡驱动)必须通过数字签名,否则无法加载。
64位系统强制要求驱动签名,32位系统默认允许未签名驱动,但可能触发安全警告。
Windows 10版本1607(周年更新)及之后:
驱动必须通过微软WHQL认证并获得官方签名,否则无法安装。
即插即用设备(PnP)
如USB设备、打印机、摄像头等硬件的驱动包必须包含签名的目录文件(.cat文件),否则系统会阻止安装并提示“未知发布者”。
启动相关驱动(Boot-start Drivers)
涉及系统启动的驱动(如硬盘控制器驱动)必须嵌入数字签名,否则系统无法启动。
企业环境特殊配置
若企业通过Windows Defender应用程序控制(WDAC)启用策略,可能要求所有驱动(包括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必须签名。
二、Linux系统设备(条件性要求)
启用UEFI Secure Boot的设备
若设备(如服务器、高端笔记本)启用UEFI Secure Boot,则内核模块(.ko文件)必须签名,否则无法加载。
签名需使用受信任的密钥对,且公钥需预先注册到UEFI固件中。
内核强制签名配置
若内核编译时启用CONFIG_MODULE_SIG_FORCE选项,则所有驱动模块必须签名,否则加载失败。
主流发行版(如Ubuntu、Fedora)默认关闭此选项,但安全敏感场景可能启用。
三、macOS系统设备
内核扩展(KEXT)或系统扩展
涉及底层硬件访问的驱动需通过Apple开发者ID签名,并经过公证(Notarization),否则macOS会阻止加载。
四、物联网与嵌入式设备
运行Windows IoT的系统
如工业控制器、智能终端等,驱动必须通过WHQL签名,否则无法通过Windows Update更新。
嵌入式Linux设备
若启用Secure Boot或模块签名强制策略(如某些车载系统、医疗设备),驱动需签名。
五、服务器与数据中心设备
Windows Server 2016及更高版本
仅加载通过HLK测试并签名的驱动,未签名驱动可能导致硬件兼容性问题。
Linux服务器集群
在启用Secure Boot或模块签名策略时,需对关键驱动(如RAID卡、网卡驱动)签名以确保稳定性。
六、其他场景
硬件出口认证
部分国家/地区要求硬件设备(如路由器、打印机)的驱动必须通过微软WHQL认证,否则无法通关。
企业级外设
如专业扫描仪、加密狗等,若需无缝集成到企业IT环境,通常需要签名驱动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核心目的与价值
安全性:防止恶意软件伪装成驱动入侵系统。
兼容性:确保驱动与操作系统无缝协作,减少蓝屏或性能问题。
合规性:满足微软、苹果等平台的认证要求,提升产品市场准入能力。
建议开发者根据目标平台选择合适的证书(如EV代码签名证书),并通过微软WHQL或苹果公证流程完成签名,以覆盖最广泛的设备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