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咨询
技术支持
渠道合作

俄乌持续冲突下的“网络战”,国密改造刻不容缓

最近几周,随着俄乌冲突的发展,针对直接冲突区以外的公司的网络攻击威胁有所增加。据俄罗斯方面表示,俄多家政府网站受到黑客攻击无法打开,有消息也称,俄罗斯方面也在利用网络攻击回应美国和欧洲的制裁。
2022年3月1日,乌克兰国防战略中心展示了其在网络战中的成果,在乌克兰作战的12万俄罗斯军人的个人信息首次被乌克兰官方媒体乌克兰真理报公布,这12万条个人资料,有6616页表格之多,详细记录了12万俄军的名字,注册编号,服役地点,出生日期,职务,护照等信息。

借由网络挑起的信息战,成为俄乌冲突中另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敲响警钟:俄乌网络战起到哪些警示作用?
近年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外针对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频发,网络空间对抗趋势突出,网络威胁呈逐年上升趋势,安全漏洞、勒索病毒、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日趋严峻。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形势持续复杂多变,各国完善网络安全建设迫切性的尤其凸显。

关键基础设施是国之命脉,也是网络攻击的重灾区
俄乌“网络战”最重要的战场就是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当整个国家安全体系都遭到系统性破坏时,将会极快造成社会混乱和群众惶恐。俄乌“网络战”给了全世界一个巨大的警告,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

我国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2021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5号,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密算法,自主可控技术能力与之对抗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多国相继出台多轮制裁手段,对俄各个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实施全面打击,并进一步封锁贸易往来、技术出口等。但俄罗斯却依靠其在多领域的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制裁影响,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底层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技术能力,制裁的打击对于一个国家将会是“毁灭性”的。

技术本身无国界,但技术的拥有者与使用者有立场。为保障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网络信息安全,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国产SM系列密码算法的普及应用,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措施,要求国内电子认证系统、密钥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尽快完成国密SM算法升级改造,以构建国家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

国密SSL证书, 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

国密算法是我国在密码核心领域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应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密码技术加密数据,是保护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式。
为信创领域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的数字证书带来了更加广泛的使用空间,国产自主的商用密码体系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热潮,支持国密算法的SSL证书已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府、科研机构等领域。
欢迎更多金融银行、电子政务、教育、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加入国密算法HTTPS加密应用行列,为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做出努力和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领取优惠
免费预约

申请试用SSL证书

提交成功!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