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密SSL证书通过自主可控的国产密码算法、高强度加密、身份认证与防篡改机制,为金融领域数据传输安全提供核心保障,对于金融领域而言,在信息安全各环节实现国产密码算法的深入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自主可控的密码技术是保障我国金融领域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
一、技术原理:国产密码算法构建安全基石
国密SSL证书基于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制定的SM系列算法(SM2/SM3/SM4),形成从密钥交换、数字签名到数据加密的完整安全体系:
• SM2算法:作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其256位密钥强度超越国际主流的RSA 2048位算法,在相同安全等级下密钥长度更短,显著提升加密效率。例如,在Web服务器中采用SM2算法,新建并发处理响应时间比RSA快十余倍,优化高频交易场景下的用户体验。
• SM3算法:提供高强度哈希计算,生成唯一数据指纹,确保数据完整性校验的不可抵赖性,防止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 SM4算法:作为对称加密算法,支持128位密钥长度,兼顾加密强度与计算效率,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实时加密场景。
金融领域国密算法应用的政策要求
2014年2月,《关于金融领域密码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6号文件)中要求,建立以国产密码为主要支撑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力争2015年初步实现国产密码在网上银行、电子保单等重点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到2020年实现国产密码在金融领域中的全面应用,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研制基于国产密码的硬件产品和升级改造操作系统、浏览器等相关基础软件。
2018年7月,关于印发《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工作规划2018-2022》的通知(厅字〔2018〕36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在金融和重要领域推动密码升级改造,并在任务分工清单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采用我国密码技术的基础软硬件产品研制和规模应用。
应用场景:覆盖金融业务全链路安全需求
1. 核心业务系统加密
o 网上银行与移动支付:目前诸多核心网银系统采用国密EV证书,对用户登录凭证、交易记录等敏感数据进行端到端加密。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部署“国密SM2+国际RSA”双证书方案,境内交易使用国密算法保障安全,跨境业务兼容RSA算法实现全球访问,动态切换加密通道兼顾合规与效率。
o 金融设备加密:ATM、POS机等终端通过国密SSL证书适配国产密码技术,符合《金融电子认证规范》要求,防止恶意软件窃取用户支付信息。
2. 防攻击与身份认证
o 抵御中间人攻击:通过数字证书机制验证银行服务器身份,防止钓鱼网站伪装。例如,用户访问银行官网时,国密SSL证书激活浏览器地址栏绿色企业名称标识(EV证书),直观传递安全信号,降低用户误入假冒网站的风险。
o 数据防篡改:利用SM3算法生成数据哈希值,接收方校验哈希值一致性,确保交易指令、账户信息等关键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3. 合规与自主可控
o 满足等保2.0与密评要求:金融行业信息系统需通过等保三级测评,国密SSL证书符合《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法规对数据加密和国产化改造的强制要求,规避法律风险。
o 摆脱技术依赖:基于国产SM2/SM3/SM4算法,降低对国外密码技术和产品的依赖,避免国际技术封锁或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安全风险,提升业务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近来,数安时代先后入根360安全浏览器、奇安信可信浏览器、红莲花安全浏览器、赢达信速龙安全浏览器,以及麒麟软件和统信UOS的联合认证; 国密SSL证书通过确保数据加密传输的自主可控、提升网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满足合规性要求、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站流量、提供兼容性与灵活性以及一键达标等保与密评要求等多方面的优势,为金融领域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因此,对于需要保障网络安全、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业务发展的金融领域企业来说,部署国密SSL证书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